本文共 164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在POSIX系统中,wait()
和waitpid()
是两种常用系统调用的主要区别在于执行时的行为特征和作用效果。本文将从功能与行为特点入手,系统分析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异。
wait()
函数的行为:调用wait()
会使得当前进程阻塞,直到它的任意一个子进程结束才会返回。子进程结束会引发SIGCHLD
信号,当该信号未被处理或处理结果不明确时,进程会保持阻塞状态。waitpid()
函数的行为:调用waitpid()
与wait()
不同之处在于,调用者可以选择等待特定进程ID或设置为非阻塞模式。实现上,waitpid()
的非阻塞行为通过WNOFILLPG
标志位控制。在非阻塞模式下,可继续执行其他任务,当有SIGCHLD
信号被触发时,通过waitpid()
获取子进程的终止状态,而不会阻塞当前执行流程。waitpid()
如果父进程不存在子进程,系统会立即返回错误,避免无效等待。wait()
函数执行后,会返回当有一个子进程终止时的信息。此时需要多次调用wait()
以获取所有子进程的终止状态。waitpid()
允许在等待特定子进程时,处理多个子进程终止事件,不会阻塞当前进程。SIGCHLD
信号,父进程若未设置SA_NOCHLD,会,默认地安装SA_ONSTACK处理程序,导致wait()
函数被调用,从而防止子进程成为僵尸。wait()
或waitpid()
,以控制何时和如何接收子进程终止信息,从而灵活管理父进程的等待行为。wait()
并默认处理SIGCHLD
信号时,父进程会以同步方式等待子进程终止。在此模式下,父进程必须等待子进程完成后才能继续其他任务,避免资源竞争。SIGCHLD
信号处理函数,可以在不阻塞的情况下,异步获取子进程终止信息。这种方式允许父进程在多任务处理中,及时响应子进程事件。wait()
函数返回时,总是伴随着某个子进程的终止状态。SIGCHLD
信号,触发等待逻辑。wait()
和waitpid()
是POSIX系统中等待子进程终止的两大工具,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执行方式和控制能力。选择哪个函数取决于具体需求:如果需要防止阻塞且灵活处理多个终止事件,可以用waitpid()
;如果只需要简单等待子进程终止,可以用wait()
。通过合理配置信号处理,父进程可以实现既高效又灵活的多任务处理。
转载地址:http://tsacz.baihongyu.com/